幽怀在天末,何在更忘机。
意思:幽怀在天际,在哪里再忘记机。
出自作者[宋]释绍嵩的《野步》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野步随吾意,无劳问是非》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表达诗人内心宁静恬淡的诗。通过对风的描绘,江鸟的描绘,以及山径和峰峦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
首句“野步随吾意,无劳问是非”,表达了诗人漫步田野,随心所欲,无须去理会世俗的是非。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状态。
“风莺移树啭,江燕引鹐飞”这两句,诗人通过描绘风中的莺鸟在树上鸣叫,江边的燕子引领着雏燕飞翔,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的生动和美丽。
“一径入寒竹,千峰驻晚晖”这两句描绘了蜿蜒的小径通向寒竹林,千峰之上夕阳西下。这里诗人运用了简洁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清幽而美丽的晚景图。
最后两句“幽怀在天末,何在更忘机”,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产生的幽深情感,这种情感如同天地之间的广阔,无法被遗忘。这里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人在自然中的谦逊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恬淡。诗人通过对风的描绘、江鸟的描绘、山径和峰峦的描绘,以及情感的表达,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相关句子
- 鸥鸟惯忘机。-- 出自《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作者:[元]邵亨贞
- 鸥鸟惯忘机。-- 出自《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作者:[元]邵亨贞
- 相对两忘机。-- 出自《糖多令 雪》作者:[元]吴景奎
- 忘机对语。-- 出自《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作者:[元]马熙
- 忘机狎白鸥。-- 出自《宴桃源/如梦令》作者:[宋]曹遇
- 忘机索妙。-- 出自《减字木兰花·忘机索妙》作者:[元]刘志渊
- 多谢忘机人。-- 出自《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作者:[唐]陈子昂
- 两忘机。-- 出自《钓船归/添声杨柳枝》作者:[宋]贺铸
- 解忘机。-- 出自《江城子 和苍盖郭秀才韵》作者:[元]尹志平
- 适意,忘机。-- 出自《第一峰诗》作者:[宋]张榘
- 所思兮何在?-- 出自《西长安行》作者:[魏晋]傅玄
- 人何在?-- 出自《风流子 出关见桃花》作者:[清]张惠言
- 花石今何在?-- 出自《汴州怀古》作者:[明]李濂
- 回首人何在。-- 出自《点绛唇·疏柳残蝉》作者:[宋]曹组
- 道士今何在?-- 出自《木瓜洞》作者:[未知]蒋国祥
- 玉人何在。-- 出自《点绛唇 墨本水仙 读画斋丛书本元草堂诗》作者:[元]滕宾
- 梅仙兮何在?-- 出自《玉山谣赠时宪》作者:[明]练子宁
- 武安君何在。-- 出自《登泽州城北楼宴》作者:[唐]陈子昂
- 雄图今何在。-- 出自《感遇·之廿八》作者:[唐]陈子昂
- 荣辱何在。-- 出自《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八》作者:[汉]嵇康
- 幽怀共展。-- 出自《点绛唇 高照 先生,宋朝遗老也,尝有长短》作者:[元]邵亨贞
- 幽怀共展。-- 出自《点绛唇 高照 先生,宋朝遗老也,尝有长短》作者:[元]邵亨贞
- 幽怀无处托。-- 出自《谒金门·罗衾薄》作者:[元]元好问
- 可以慰幽怀。-- 出自《唐多令·冠上满尘埃》作者:[元]张之翰
- 幽怀感念今古。-- 出自《摸鱼儿 秋日旅怀》作者:[元]王结
- 千里,何处托幽怀。-- 出自《江梅引 题阙》作者:[元]白朴
- 君命在天。-- 出自《周祀圜丘歌 皇夏》作者:[南北朝]庾信
- 在天末。-- 出自《秋夜呈芝麓先生》作者:[清]陈维崧
- 在天何处觅。-- 出自《霜天晓角·峨眉仙客》作者:[宋]甄龙友
- 望人在天北。-- 出自《兰陵王·柳阴直》作者:[宋]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