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末。
意思:在天际。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秋夜呈芝麓先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抒发诗人对家国、历史和人生感慨的诗。
首句“掷帽悲歌发”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状态和豪情壮志。接着“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描绘了诗人独自倚窗,眺望孤寂的秋景和双阙凤城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壮美而又寂寥的氛围。
“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珑如雪。其上有、秦时明月”这四句诗,用玉河桥下流转的水,比喻历史的流转不息,而秦时明月则寓意着历史的深远和永恒。
“我在京华沦落久,恨吴盐、只点离人发”表达了诗人在京城漂泊已久的感慨,用“吴盐”点“离人发”的形象描绘,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家何在?在天末”则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故乡的思念。
“凭高对景心俱折”一句,通过对高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象的赞叹和内心的震撼。
“关情处、燕昭乐毅,一时人物”则用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敬仰。
“白雁横天如箭叫,叫尽古今豪杰。都只被、江山磨灭”四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消逝的悲叹,和对江山依旧、英雄不再的无奈。
最后的“明到无终山下去,拓弓弦、渴饮黄麞血。长杨赋,竟何益?”则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豪情壮志无法实现的悲愤和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对秋景、历史、英雄和自身处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国、历史和人生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