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二客论呈李君锡学士》 二人相议评,最重李淮南。

二人相议评,最重李淮南。

意思:两人相互议评,最重李淮南。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书二客论呈李君锡学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四位友人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敬仰之情。 首段开始,诗人表达了对杜挺之的仰慕,他磊落坦荡,在世间的交谈中有着卓越的见解。接着,诗人转向了对王平甫的喜爱,他的才华如天马般雄壮。这两段主要是对两位友人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转向了对李淮南的评论,他评价李淮南为文馆中的英才,对部政有深入的了解。他有能力拯救煮海的民生,使之变得供给充足。尽管他持有了使者的权力,但他并不自欺欺人,反而是以廉洁正直的方式去行使权力。最后,诗人用谆谆教诲的语言,告诫人们不应自满,即使愚钝也应当有所惭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四位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整首诗充满了对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赞美之情,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慕杜挺之,磊落高世谈。
又爱王平甫,才雄天马骖。
二人相议评,最重李淮南。
逶迤文馆彦,委曲部政谙。
能苏煮海民,变使供租甘。
虽持使者权,不作自裹蚕。
谆谆无威慠,雍雍激廉贪。
书戒易满人,纵愚须起惭。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淮南

    读音:huái nán

    繁体字:淮南

    英语:Huainan

    意思:
    1.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今特指安徽省的中部。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词:“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