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秋冬二人俱逝。

秋冬二人俱逝。

意思:秋、冬二人一起离开。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六十岁生日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老去的感慨和豁达的态度。 首联“庆吊经过懒,逢迎拜跪迟”,描述了白居易在人生后期对于庆吊之事已经变得懒散,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情地迎接和拜跪。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 颔联“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表达了白居易对于时间的感慨,如果没有时间的流逝,他可能不会感觉到身体的衰老。这既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反思。 颈联“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通过对比他人的衰老和自己的年轻来表达自己对于时间的态度,即对时间的积极面对和乐观接受。 尾联“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则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友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只有崔常侍与他一起庆祝生日,其他人都不在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白居易对于人生的深刻反思和豁达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人的坚韧和乐观,也看到了时间的力量和人生的无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庆吊经过懒,逢迎拜跪迟。
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
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
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
[余与苏州刘郎中同壬子岁,今年六十二。
]同岁崔何在,同年杜又无。
[余与吏部崔相公甲子同岁,与循州杜相公及第同年。
秋冬二人俱逝。
]应无藏避处,只有且欢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