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意思:那知道今晚兴,不与古人相同。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是一首描绘登高远眺的诗,表达了作者在山顶登临时的感受和感慨。 首联“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直接点明主题,作者在山顶登临时,感觉不到烦热的暑气,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别有一番清凉。这里的“绝顶”指的是山顶,“烦暑”则是指炎热的天气。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作者身处山顶的舒适和愉悦。 颔联“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进一步描绘了山顶的景色。深密的萝藤难以透过阳光,高大的乔木更是在微风中摇曳,显得更加生动。这里通过“难透日”和“更含风”的描绘,展现了山顶的深邃和清凉。 颈联“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山顶的景色。云霞缭绕的山峦叠起,河流向着东方流淌。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山峦和河流的壮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独到见解。作者感叹在这样的夜晚,自己的兴致与古人不同,也别有一番风味。这里通过与古人比较,表达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山顶登临时的舒适、愉悦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古人

    读音:gǔ rén

    繁体字:古人

    短语:猿人 原始人 原人

    英语:(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意思:
    1.古时的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