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兰》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意思:有人担心通来直接采樵,再写高山一片遮。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某种幽贞花卉的诗,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品质、超脱世俗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此是幽贞一种花”直接点题,赞美这种花具有幽雅贞静的品质。这里的“幽贞”二字,既是对花的赞美,也是诗人对高尚品质的一种向往。 次句“不求闻达只烟霞”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花的超脱世俗之态。这种花并不追求被人称赞或被世俗所认可,而是生长在烟霞缭绕的山野之中,自得其乐,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第三句“采樵或恐通来径”通过一个假设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花的爱护之情。诗人担心,如果樵夫们发现了通往这里的路径,这种花就可能会受到破坏。 最后一句“更写高山一片遮”则是诗人的一种想象,也是对这种花的一种祝愿。诗人希望有一座高山能够遮挡住这里,保护这种花不被外界干扰,让它能够自在地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这种幽贞花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超脱世俗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同时,通过诗人的想象和祝愿,也展现了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作者介绍 韦庄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 采樵

    读音:cǎi qiáo

    繁体字:埰樵

    意思:(参见採樵)
    打柴。
    《左传桓公十二年》:“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
    杜预注:“樵,薪也。”
    南朝·梁·沈约《宿东园》诗:“陈王斗鸡道,安仁

  • 高山

    读音:gāo shān

    繁体字:高山

    短语:峻 小山 山岳 岳

    英语:alpine

    意思: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
    《荀子劝学》:“故不

  • 或恐

    读音:huò kǒng

    繁体字:或恐

    意思:也许;可能。
    唐·崔灏《长干曲》:“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

    造句:我们决不屈服于威胁或恐吓。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