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意思:难道了解地理形势下,于是让春风偏。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是一首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未能及时欣赏美景的遗憾。
首句“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描绘了四月的深涧底,桃花正盛开的景象。这里的“桃花方欲然”形象生动,仿佛桃花正待绽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这一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世界。
第二句“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惋惜。这里的地势使得桃花在春风中特别盛开,这是一种自然的力量,诗人对此既感到惊讶又感到惋惜。他感叹自然的神奇和力量,同时也对未能及时欣赏这美景感到遗憾。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他人分享此美景的遗憾。他感到惋惜的是,这个美好的意境没有人能够理解,没有人能够分享。这体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受和寂寞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是对前面遗憾的补充和回应。桃花过了最好的时候,君还未赏识,只能独自在幽静的树林前展现它的美丽。这里再次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欣赏美景的遗憾,同时也对桃花的美丽表示了深深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未能及时欣赏美景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