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连沧海,山名号紫微。
意思:地势连大海,山名为紫微。
出自作者[唐]章孝标的《题紫微山上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心境的诗,通过对地势、山名、峡景、河流、云影、尘世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归隐之意。
首联“地势连沧海,山名号紫微”,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地势与山名的特点。地势连沧海,突出了地势的雄伟,使人联想到大海的浩渺和壮阔。山名紫微,则给人一种高贵、庄严之感,仿佛暗示着这座山在名气和地位上的重要性和尊贵。这两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后文的描绘和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颔联“景闲僧坐久,路僻客来稀”,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景闲,暗示了僧人坐的时间之长,也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安详。僧坐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路僻客来稀,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孤独和寂寞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远离之意。
颈联“峡影云相照,河流石自围”,诗人通过对峡景的描绘和对石头的刻画,进一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峡影云相照,形象地描绘了峡景的壮美和神秘,使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河流石自围,则是对石头的刻画,突出了石头的坚硬和自然的力量,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这两句诗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尘喧都不到,安得此忘归”,诗人以尘世与自然相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之情。尘喧都不到,表达了尘世纷扰无法触及到的地方,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安得此忘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地势、山名、峡景、河流、云影、尘世的描绘和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归隐之意。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