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春携家青溪》 晨霁春采动,发兴指东郭。

晨霁春采动,发兴指东郭。

意思:早晨天晴春采动,发兴指东。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初春携家青溪》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溪山之间与朋友相聚、离别、邂逅、重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溪山佳友朋,不厌寻逐数”,表达了作者对溪山景色的喜爱,以及和朋友一起寻访游览的乐趣。 颔联“当其或违离,梦想然疑作”,描绘了作者和朋友分别时的思念之情,以及重逢时的喜悦之情。 颈联“邂逅偿执袂,倒肠百体跃”,表达了作者在邂逅朋友时的激动之情,以及和朋友相聚时的快乐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详细描绘了游览溪山的情景,包括青溪、风月、江海、柳芽等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在溪山之间与朋友相伴,终老于此的愿望,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山佳友朋,不厌寻逐数。
当其或违离,梦想然疑作。
邂逅偿执袂,倒肠百体跃。
返复探数历,昭朗披新濯。
积岁狎青溪,风月对残酌。
猥羁江海役,绳绠系两脚。
晨霁春采动,发兴指东郭。
片舸萦波澜,柳芽烟漠漠。
铁栅木栏干,莺燕相照灼。
戛舷飞笑语,天物偕宿诺。
袅袅一线魂,絪缊结芳壑。
迤东丽楼台,妇家所卜筑。
维船攀欹岸,群稚奔跑犊。
遮以迎笑儿,牵引入深竹。
兹区信旷奥,峦岫有边幅。
终期茅一把,老死作邻曲。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发兴

    读音:fā xīng

    繁体字:發興

    意思:(发兴,发兴)
    I

    1.发兵兴师。
    《汉书严助传》:“闽越复兴兵击南越。
    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而上书以闻。上多其义,大为发兴

  • 东郭

    读音:dōng guō

    繁体字:東郭

    英语:Dongguo

    意思:(东郭,东郭)

    1.东边的外城。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壬寅,焚东郭、北郭。”

  • 动发

    读音:dòng fā

    繁体字:動發

    意思:(动发,动发)

    1.发动。
    《韩非子亡徵》:“变褊而心急,轻疾而易动发,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亡也。”
    《后汉书范升传》:“方春岁首,而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