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夕坚坐,见月柳间低。
意思:茅檐晚上安坐,看到柳树之间低。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冠一奇士,教我漱华池。茅檐夕坚坐,见月柳间低。水虫时一出,细浪作鳞差。流观起百虑,内视失群疑》是一首描绘诗人与一位隐居山林的奇士交往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奇士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欣赏。
首句“黄冠一奇士,教我漱华池”,诗人以一个奇士的形象出现,他从华池中漱口,暗示了他的清雅和脱俗。而“黄冠”一词,也暗示了这位奇士是一位隐士,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茅檐夕坚坐,见月柳间低”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奇士在茅屋檐下坐谈的场景,以及月光下柳树摇曳的景象。这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示了诗人与奇士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兴趣。
“水虫时一出,细浪作鳞差”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水景,水中的虫子偶尔出现,细浪像鱼鳞一样翻滚。这些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流观起百虑,内视失群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思考。流观和内视是两种不同的观察方式,前者是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后者是对自我内心的观察。诗人通过这两种观察方式,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疑惑和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诗中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疑惑和困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