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

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

意思:早上问这心为什么思考,要问这心做什么。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中以问答的形式,描述了作者内心的所思所为,以及他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 首联“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追求。他思考的是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追求的是自在、自由的人生。 颔联“不入公门慵敛手,不看人面免低眉”,则表现了作者不媚权贵、不屈从于现实的态度。他不愿进入官场,不愿向权贵低头,宁愿过一种清贫但自由的生活。 颈联“居士室间眠得所,少年场上饮非宜”,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的生活方式。他喜欢在自己的居室中安静地休息,而不喜欢在繁华的场所饮酒作乐。 尾联“闲谈娓娓留诸老,美酝徐徐进一卮。心未曾求过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时。此心除自谋身外,更问其余尽不知”,则表现了作者的闲适和自足。他喜欢和老朋友慢慢地聊天,品尝美酒。他从不追求过分的事情,身心宁静,除了谋生之外,别无所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通过问答的形式,使得诗歌更具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
不入公门慵敛手,不看人面免低眉。
居士室间眠得所,少年场上饮非宜。
闲谈娓娓留诸老,美酝徐徐进一卮。
心未曾求过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时。
此心除自谋身外,更问其余尽不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所思

    读音:suǒ sī

    繁体字:所思

    意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
    《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孟郊《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 所为

    读音:suǒ wéi

    繁体字:所為

    英语:do

    意思:(所为,所为)
    I
    所作,作为。
    《易繫辞上》:“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序:“诸舍中

  • 何所

    读音:hé suǒ

    繁体字:何所

    意思:何处。
    《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宋·王安石《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