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历历江南树》 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

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

意思:晚上吹箫,早上问法,记坡仙。

出自作者[宋]李好古的《水调歌头·历历江南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美景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南的山水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历历江南树,半在水云间”,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色,树木繁茂,一半隐没在水云之间,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接下来的“不须回首,且来著眼向淮山”,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江南,前往淮山。 第二联“过尽金山晕碧,望断焦山空翠,杨柳绕江边”,诗人通过对金山、焦山等地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山水的美丽。金山晕碧、焦山空翠,都是形容江南山水的优美景色。杨柳绕江边,则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柔美风情。 第三联“此意无人会,独自久凭阑”,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但却无人能够理解。诗人独自站在栏杆旁,久久凝望,感叹江南美景的无法言喻。 第四联“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诗人通过夜晚吹箫、白天问道的方式,回忆起与友人共游江南的美好时光。坡仙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他曾在杭州任职,与诗人有着共同的江南情结。 第五联“只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曾经的美景已经成为过去。三峡倒词源,意味着诗人曾经的灵感已经消失殆尽。 第六联“水调翻成新唱,高压风流前辈,使我百忧宽”,诗人通过对水调歌头的重新创作,将自己对江南美景的眷恋化作新的歌声。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超越前辈的决心,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最后一句“有酒更如海,容我醉时眠”,诗人以酒为伴,让自己在江南美景中陶醉,忘却世间的烦恼。整首诗以江南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怀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历历江南树,半在水云间。
不须回首,且来著眼向淮山。
过尽金山晕碧,望断焦山空翠,杨柳绕江边。
此意无人会,独自久凭阑。
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
只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
水调翻成新唱,高压风流前辈,使我百忧宽。
有酒更如海,容我醉时眠。

关键词解释

  • 吹箫

    读音:chuī xiāo

    繁体字:吹簫

    意思:(吹箫,吹箫)

    1.吹奏箫管。
    《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

  • 问法

    读音:wèn fǎ

    繁体字:問法

    意思:(问法,问法)

    1.依据法律。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其罪杀人,不发声色,问法何如,不自为轻重,故无敢犯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