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高士咏·柏成子高》 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意思:退身到野外,放荡为什么要求。

出自作者[唐]吴筠的《高士咏·柏成子高》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大禹的谦逊和无私,以及他儿子高明的辞去诸侯之位的行为。 首句“大禹受禅让,子高辞诸侯”,直接点明主题,大禹接受禅让,他的儿子高明则辞去了诸侯之位,表现出他们的谦逊和无私。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他的行为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辛勤努力,而他的儿子高明的选择则展示了他的高尚品格。 “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描绘了大禹离开权力,退居田野,放浪形骸的行为。这表现出他对权力的淡泊和对生活的超脱,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尚品格。 “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描绘了大禹的儿子高明回到田野,与农民一起耕种,他的一言一行都得到了回报。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无私精神。 “俋俋耕不顾,斯情邈难俦”则描绘了他们耕种时的专注和忘我,这种精神是难以比拟的。这进一步强调了大禹父子高尚的品格和无私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禹父子高尚的品格和无私的精神,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权力、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超脱的态度,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禹受禅让,子高辞诸侯。
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
俋俋耕不顾,斯情邈难俦。

关键词解释

  • 放浪

    读音:fàng làng

    繁体字:放浪

    英语:unrestrained

    意思:
    1.放纵不受拘束。
    晋·郭璞《客傲》:“不恢心而形遗,不外累而智丧,无巖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

  • 野放

    读音:yě fàng

    繁体字:野放

    意思:在野外放牧。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军士﹞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头吹晒;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

    解释:1.在野外放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