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六观经颂·池观第五》 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意思: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的水有八功德。

出自作者[宋]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池观第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诗歌,表达了对于净土的向往和对于佛法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的五想净土是指佛教中五种理想的境界,即:色界之顶、受用之极、想界之极、妙觉之净土和涅槃之净土。这些境界都是佛教中追求的目标,是修行者们向往的理想之地。 其次,七宝池是指佛教中象征着吉祥的宝池,其中水有八功德,即:清凉、柔软、明净、甘美、除毒、增益、长养。这些功德的水可以滋润修行者的身心,帮助修行者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最后,宣流念佛法僧名是指佛教中宣扬佛法、传播佛法、修行佛法的僧侣们。他们为众生传道授业解惑,帮助众生了解佛法,领悟佛法,达到解脱和成佛的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净土和佛法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佛教中追求的目标和修行的方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妙宝莲华千万亿。

关键词解释

  • 中水

    读音:zhōng shuǐ

    繁体字:中水

    意思:I

    1.水中。
    《国语吴语》:“夜中,乃命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
    韦昭注:“中水,水中央也。”

    2

  • 七宝

    读音:qī bǎo

    繁体字:七寶

    英语:Sapporo

    意思:(七宝,七宝)

    1.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

  • 七宝池

    引用解释

    佛教语。西方净土中由七宝构成的莲花池。往生净土的人在该池莲花中化生。《阿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智旭 要解:“今明生处,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运筏》:“闻其圆寂数日前,至 郑 邸盘旋竟日,曰:‘七宝池边,已促吾行,不復参謁王矣。’”

    读音:

  • 净土

    读音:jìng tǔ

    繁体字:凈土

    短语:天国 西方 上天 天堂 极乐世界

    英语:Pure Land

    意思:(净土,净土)
    佛教语。佛所居住的无尘世污染的清凈世界

  • 功德

    读音:gōng dé

    繁体字:功德

    短语:功劳 绩 功绩 功 贡献

    英语:merits and virtues

    意思:
    1.功业与德行。
    《礼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