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十六观经颂·池观第五》

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妙宝莲华千万亿。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诗歌,表达了对于净土的向往和对于佛法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的五想净土是指佛教中五种理想的境界,即:色界之顶、受用之极、想界之极、妙觉之净土和涅槃之净土。这些境界都是佛教中追求的目标,是修行者们向往的理想之地。 其次,七宝池是指佛教中象征着吉祥的宝池,其中水有八功德,即:清凉、柔软、明净、甘美、除毒、增益、长养。这些功德的水可以滋润修行者的身心,帮助修行者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最后,宣流念佛法僧名是指佛教中宣扬佛法、传播佛法、修行佛法的僧侣们。他们为众生传道授业解惑,帮助众生了解佛法,领悟佛法,达到解脱和成佛的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净土和佛法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佛教中追求的目标和修行的方法。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现代]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3
    [魏晋]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