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云何。
意思:是什么意思。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江神子/江城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簟铺湘竹帐垂纱。醉眠些。梦天涯。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为官哪。 心空喧静不争多。病维摩。意云何。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是作者对一种超脱尘世、清静无为的精神境界的描绘和追求。
首先,“簟铺湘竹帐垂纱。醉眠些。梦天涯。”描绘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躺在铺满湘竹的床上,微醺中进入梦乡,梦境中他似乎在追寻着远方的天涯。这里的“醉眠”和“梦天涯”都象征着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为官哪。”突然被惊醒,耳边传来水底蛙鸣,原来是喧闹的蛙声把诗人从梦中唤醒。这里用“喧天成鼓吹”来形容蛙声的喧闹,生动地描绘出夏日的热闹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心空喧静不争多。病维摩。意云何。”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喧嚣与宁静的看法。“心空”意味着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不与外界争斗。“病维摩”则表达了病中的自我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无奈。
“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这里的“扫地烧香”是一种清净无为的行为,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且看散天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夕阳西下,绿叶上的蝉声此起彼伏,诗人再次询问自己是否听见了蝉声。这里再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闲适的生活状态、对喧嚣与宁静的看法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一种超脱尘世、清静无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