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园席上》 下榻笑谈红旆偃,引觞醉醒玉钗随。

下榻笑谈红旆偃,引觞醉醒玉钗随。

意思:下床谈笑红色旗帜放倒,把酒杯醉醒玉钗随。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西园席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充满了华丽、富贵的气象,同时又不失雅致,给人一种高贵而优雅的感觉。诗人通过对环境、人物、事件的生动描绘,展示了一幅生活优裕、社交高雅的画卷。 首联“省阁名郎国羽仪,瀛洲仙客众蓍龟”,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的高贵身份和崇高地位。“省阁名郎”和“瀛洲仙客”是对主人公的尊称,表现出他的身份不凡。“众蓍龟”则象征着他受到众人的尊敬和推崇。 颔联“山蹊向日花开早,海聚经寒酒熟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山蹊向日花开早”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而“海聚经寒酒熟迟”则表现出冬天的韵味。 颈联“下榻笑谈红旆偃,引觞醉醒玉钗随”,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社交生活和闲适情趣。“下榻笑谈”表现了主人公的平易近人,“引觞醉醒”则表现出他的豪放不羁。 尾联“唯惭别乘疏顽甚,满面尘埃更有诗”,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自嘲,表现出他的谦虚和自省。“唯惭别乘疏顽甚”是对自己的不足之处的谦虚表述,“满面尘埃更有诗”则是他以诗为生活的写照,即使在尘埃满面的时候也不忘作诗。 整首诗歌在华丽描绘中不失雅致,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通过诗人的自嘲,也表现出他的谦虚和自省,使诗歌更具有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省阁名郎国羽仪,瀛洲仙客众蓍龟。
山蹊向日花开早,海聚经寒酒熟迟。
下榻笑谈红旆偃,引觞醉醒玉钗随。
唯惭别乘疏顽甚,满面尘埃更有诗。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下榻

    读音:xià tà

    繁体字:下榻

    英语:stay at (a hotel, etc. during a trip)

    意思:
    1.后汉·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

  • 笑谈

    解释

    笑谈 xiàotán

    [laughingstock] 笑话;笑料

    传为笑谈

    引用解释

    1.笑谑;谈笑。 宋 曾巩 《访石仙岩杜法师》诗:“君琴一张酒一壶,笑谈衮衮

  • 红旆

    读音:hóng pèi

    繁体字:紅旆

    意思:(红旆,红旆)
    红旗。
    唐·高适《部落曲》:“琱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唐·刘禹锡《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青油昼卷临高阁,红旆晴翻绕古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