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神女去,风竹扫空坛。
意思:一听到神的女儿离开,风竹扫空坛。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过巫峡》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拥棹向惊湍,巫峰直上看。削成从水底,耸出在云端。暮雨晴时少,啼猿渴下难。一闻神女去,风竹扫空坛。》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景色。诗人乘船在湍急的河流中前行,目光远眺,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巫山。巫山在雨后的晴空下显得更加峻峭,猿猴因为渴求下方的食物而难以降落。诗人通过描绘巫山的形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联“拥棹向惊湍,巫峰直上看”,诗人用“拥棹”表达了他在湍急的河流中前行的情况,用“惊湍”形容水流之急,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即将看到的巫山的期待和紧张。而“巫峰直上看”则直接描绘了诗人对巫山的直接观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颔联“削成从水底,耸出在云端”,诗人用“削成”形容巫山的高峻,从水底削成,可见其深度;而“耸出”则表达了巫山在云端之上的形象,表达了其高耸入云的特点。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巫山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暮雨晴时少,啼猿渴下难”,诗人描绘了巫山雨后的景象,暮雨初晴,猿啼的声音也变得稀少起来,猿猴因为渴求下方的食物而难以降落。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一闻神女去,风竹扫空坛”,诗人用“神女去”表达了对巫山神女的敬畏之情,而“风竹扫空坛”则描绘了巫山之上的风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巫山神女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巫山的高峻形象和自然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巫山神女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和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