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湖州沈秀才天隐楼》 地名水精宫,家有天隐楼。

地名水精宫,家有天隐楼。

意思:地名水晶宫,家有天隐楼。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寄题湖州沈秀才天隐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首联“自念久不偶,归老东南州。地名水精宫,家有天隐楼”,诗人自述内心的想法,他觉得自己一直未能有所成就,感到不偶。而他选择回到东南州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的水精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精宫象征着清澈、透明,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家的天隐楼则代表了他的精神世界,是他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地方。 颔联“收卷势利心,欲与汗漫游”,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抛弃世俗的欲望和功利心,去追求一种更为自由和纯粹的生活。他想要像汗漫一样,无拘无束地游历世界,不受任何束缚。 颈联“出处固以义,无为子光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出仕和归隐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是符合道义的,他并不觉得归隐会让自己感到羞耻。这表现出他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他并不认为出仕就一定比归隐高尚,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心需求来选择生活方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世俗功利的淡泊和对道义的坚守。这种情感表达得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让人对他产生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歌,它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念久不偶,归老东南州。
地名水精宫,家有天隐楼。
收卷势利心,欲与汗漫游。
出处固以义,无为子光羞。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天隐

    读音:tiān yǐn

    繁体字:天隱

    意思:(天隐,天隐)
    称隐而不仕之最高境界。
    隋·王通《中说周公》:“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
    唐·陆龟蒙《幽居赋》:“欲神游于浩气,法天隐于遗编。”

  • 水精

    读音:shuǐ jīng

    繁体字:水精

    英语:naiad

    意思:
    1.水的精气。
    汉·王充《论衡讲瑞》:“山顶之溪,不通江湖,然而有鱼,水精自为之也。”

    2

  • 地名

    读音:dì míng

    繁体字:地名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