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方务德将漕广西时余亦有此除》 底事不为三日款,相逢犹是半年迟。

底事不为三日款,相逢犹是半年迟。

意思:底事不为三天款,相逢还是半年慢。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送方务德将漕广西时余亦有此除》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生感慨和友情珍惜的情感。首联“壮时一别鬓成丝,忽谩同盘又语离。”描述了年轻时分别,时光流逝,再次重逢时已是头发斑白,不禁让人感到无奈和悲伤。“忽谩同盘又语离”又表现了人生中的聚散离合,相逢后又将分别,让人更加感慨。 颔联“底事不为三日款,相逢犹是半年迟。”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和不舍,即使是三天的短暂时光也要款待好友,而相逢后半年的时间也让人感觉太过匆匆。 颈联“溪边赠策正杨柳,境上开尊应荔枝。”则用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溪边杨柳依依,境上荔枝盛开,这些美好的景色与离别之情形成对比,让人更加感到离别之苦。 尾联“莫叹峤南荒绝好,光华最有远人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不要叹息南方的荒凉绝境,光华和美好需要远行的人才能知道。这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人生聚散、友情珍惜等主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壮时一别鬓成丝,忽谩同盘又语离。
底事不为三日款,相逢犹是半年迟。
溪边赠策正杨柳,境上开尊应荔枝。
莫叹峤南荒绝好,光华最有远人知。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三日

    读音:sān rì

    繁体字:三日

    意思:
    1.三天。
    《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底事

    读音:dǐ shì

    繁体字:底事

    意思:
    1.何事。
    唐·刘肃《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崑崙倾砥柱,九地黄流

  • 不为

    读音:bù wéi

    繁体字:不為

    意思:(不为,不为)
    I

    1.不做;不干。
    《诗卫风淇奥》:“善戏嚯矣,不为虐兮。”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