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论坐中社,余亦旧知音。
意思:非论在中央社,我也早知道音乐。
出自作者[唐]张祜的《赠贞固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僧人高洁品行、严谨修行的诗。
首联“南国披僧籍,高标一道林。”诗人以南国的僧人作为描绘的对象,展现出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高标一道林”一句,描绘了一片清幽深邃的树林,象征着僧人们内心的清净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颔联“律仪精毡布,真行正吞针。”进一步描绘了僧人们的修行生活。“律仪精毡布”描绘了他们严谨的修行态度,如同在毡布上铺设律仪,一丝不苟。“真行正吞针”则描绘了他们修行中的一种仪式,通过吞食针来象征他们内心的坚定和无畏。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僧人们的修行生活和严谨的修行态度。
颈联“掇火身潜起,焚香口旋吟。”描绘了僧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掇火身潜起”描绘了他们在生火时的动作和神态,表现出他们的专注和细心。“焚香口旋吟”则描绘了他们在焚香时口中吟咏的场景,表现出他们的虔诚和修行中的仪式感。
尾联“非论坐中社,余亦旧知音。”诗人表达了对僧人们的敬仰之情,并表明自己与他们有着深厚的友谊。“非论坐中社”表明诗人与僧人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和追求,而“余亦旧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严谨修行、清净无为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行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