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因多事,力弱不自任。
意思:近年来由于事多,力量不自信。
出自作者[宋]袁燮的《赠蒋德言昆仲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生无所嗜,耽玩惟古今。》是一首表达对知识、学问的热爱和追求的诗。
首句“平生无所嗜,耽玩惟古今。”表明了诗人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和嗜好,唯一沉迷和玩赏的只有古今的书籍。这句诗展示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但这种热爱并非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或欲望,而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的情感。
“以我浅陋质,期於江海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谦逊和对知识的敬畏。诗人认为自己的学识浅薄,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像大海和江河一样深广,不断追求学问的深度和广度。
“万事不挂胸,须臾惜光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他认为自己应该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珍惜每一刻的时间,因为时间是无价的、有限的资源。
“五夜常自起,简牍勤披寻。”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勤奋好学的形象。他经常在深夜不眠,勤奋地阅读书籍,寻找知识。
“年来因多事,力弱不自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事务繁忙而无法承担学习的重任。这可能是由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繁忙等原因,使得诗人无法像以前那样专注于学习。
“业书未暇读,尘埃积中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完成学业的内疚和遗憾。他感到自己的学业尚未完成,书页上积满了尘埃,这表明他未能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
“何当脱鞅绊,归欤松竹林。”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学习、远离尘嚣的渴望。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摆脱束缚,回到松竹环绕的隐居之地,继续他的学习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时间的珍视、对未能完成学业的遗憾以及对自由学习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