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月九日登龙山》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意思:宗楚客寒秋生时,桓公旧台上。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九月九日登龙山》

全文创作背景

张九龄的《九月九日登龙山》的创作背景与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重阳节有关。在这一天,张九龄再次登上当涂(今安徽当涂)的龙山,进行宴赏。他在前一天已经登过龙山,并创作了《九日龙山饮》。这次的再次登临,让他感叹菊花连续两天遭到采摘,进而联想到自己两次进入长安,都遭受了政治上的重创。这种个人境遇与菊花的遭遇相呼应,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
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
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楚客

    读音:chǔ kè

    繁体字:楚客

    意思:
    1.指屈原。
    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唐·李白《愁阳春赋》:“明妃玉塞,楚客枫林,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

  • 凛秋

    读音:lǐn qiū

    繁体字:凜秋

    意思:(凛秋,凛秋)
    寒冷的秋天。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
    晋·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唐·张九龄《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