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崔十七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 府公旧同袍,拔擢宰山涧。

府公旧同袍,拔擢宰山涧。

意思:府公旧日同袍,提拔宰山涧。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崔十七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崔某初来任职的描述和感慨。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崔某相识相处的情景,以及作者对崔某初来乍到的不适应和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崔某的敬重和关心,以及对官场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首段描述了作者初见崔某时的印象和感受,以及他对赤县尉这个职位的看法。接着,诗中描述了作者与崔某相识后,两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以及作者对新居的困难和苦难。这些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崔某的信任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中段描述了崔某的到来给作者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帮助。作者感激崔某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对崔某的敬重和关心。这些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随后,诗中描述了官场中的种种困难和无奈,以及作者对官场的认识和感慨。作者对崔某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一段中,作者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诗中描述了友人的家庭生活和孩子们的情况,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这些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与崔某相识相处的情景,以及对官场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诙谐幽默的元素,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和风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
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
赁屋得连墙,往来忻莫间。
我时亦新居,触事苦难办。
蔬飧要同吃,破袄请来绽。
谓言安堵后,贷借更何患。
不知孤遗多,举族仰薄宦。
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
隔墙闻讙呼,众口极鹅雁。
前计顿乖张,居然见真赝。
娇儿好眉眼,袴脚冻两骭。
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
冬惟茹寒齑,秋始识瓜瓣。
问之不言饥,饫若厌刍豢。
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谏。
白头趋走里,闭口绝谤讪。
府公旧同袍,拔擢宰山涧。
寄诗杂诙俳,有类说鹏鷃。
上言酒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拔擢

    读音:bá zhuó

    繁体字:拔擢

    英语:promote

    意思:
    1.抽引。
    《释名释形体》:“髮,拔也,拔擢而出也。”

    2.选拔提升。
    汉·

  • 同袍

    读音:tóng páo

    繁体字:衕袍

    英语: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

    意思:
    1.语出《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山涧

    读音:shān jiàn

    繁体字:山澗

    英语:quebrada

    意思:(山涧,山涧)
    山间的水沟。
    唐·韦应物《答僩奴重阳二甥》诗:“山涧依硗塉,竹树荫清源。”
    明·刘

  • 府公

    读音:fǔ gōng

    繁体字:府公

    意思:
    1.六朝时王府僚属称其主为府公;唐、五代时,官府幕僚沿旧习,称节度使、观察使为府公。
    《晋书贾充传》:“果见充行至一府舍,侍卫甚盛。府公南面坐,声色甚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