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fǔ gōng
繁体字:府公 意思: 1.六朝时王府僚属称其主为府公;唐、五代时,官府幕僚沿旧习,称节度使、观察使为府公。 《晋书贾充传》:“果见充行至一府舍,侍卫甚盛。府公南面坐,声色甚厉。” 唐·刘禹锡《送王司马之陕州》诗:“府公既有朝中旧,司马应容醉后狂。”
2.泛称府、州级的长官。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孙钦﹞往辞承丕,承丕邀与俱见府公 解释:1.六朝时王府僚属称其主为府公;唐﹑五代时,官府幕僚沿旧习,称节度使﹑观察使为府公。
2.泛称府﹑州级的长官。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fg
【拼音】fǔgōng
【府公开头的诗词】
《次赵帅喜雪韵》
府公忧国雪神知,三白呈祥不待祈。 旧岁新年多乐事,一时分付笔如飞。
【包含府公的诗词】
《送陆明府之盱眙》
陶令之官去,穷愁惨别魂。 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 澹浪摇山郭,平芜到县门。 政成堪吏隐,免负府公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