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柳梢青·子规啼月》 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

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

意思: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

出自作者[宋]蔡伸的《柳梢青·子规啼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深的离别之痛和时光流逝的哀愁。 首先,诗的开头,“子规啼月。幽衾梦断,销魂时节”,子规是一种鸟,常在月夜哀鸣,声音凄切,常常被用作离别的象征。幽衾,指的是暗淡的被子,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梦断,则表达了梦醒时分的失落和空虚。整句表达了离别之夜,子规的哀鸣和幽衾的寂静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碎。 “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凄凉断雨残云,算此恨、文君更切。”这里描绘了离别之人的眼泪,斑斑点点落在枕头上,就像枝头的雨滴,象征着离别的痛苦。文君,指的是卓文君,司马相如离开她时,她曾写下《白头吟》表达她的痛苦。这里借用文君的故事,表达了离别之人的痛苦和哀伤。 “老去情怀,春来况味,那禁离别。”这里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离别的痛苦更加敏感和难以承受。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季节,但离别的人却无法享受这份温暖和希望。这三句诗将离别的痛苦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时光流逝的哀愁,情感深沉而真挚。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借用的典故,使得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更加突出。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子规啼月。
幽衾梦断,销魂时节。
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
凄凉断雨残云,算此恨、文君更切。
老去情怀,春来况味,那禁离别。
作者介绍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关键词解释

  • 枕上

    读音:zhěn shàng

    繁体字:枕上

    意思:
    1.床上。
    唐·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宋·陆游《秋声》诗:“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杨朔

  • 斑斑

    读音:bān bān

    繁体字:斑斑

    短语:稀有 荒无人烟 千载难逢 稀罕 稀少 层层 难得 千分之一 希罕 铁树开花 偶发 罕 罕见

    英语:full of stains or spots

  • 枝头

    读音:zhī tóu

    繁体字:枝頭

    英语:end of the branch

    意思:(枝头,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 点点

    读音:diǎn diǎn

    繁体字:點點

    英语:point

    意思:(点点,点点)

    1.小而多。
    北周·庾信《晚秋》诗:“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唐·皮日休

  • 清血

    读音:qīng xuè

    繁体字:清血

    意思:
    1.指眼泪。
    唐·杜牧《杜秋娘》诗:“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宋·欧阳修《<龙茶录>后序》:“余自以谏官供奉仗内,至登二府。二十余年,才一获赐,而丹成龙驾,舐鼎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