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明妃曲四首》 彩骑双双引宝车,羌笛两两奏胡笳。

彩骑双双引宝车,羌笛两两奏胡笳。

意思:彩骑双双带领宝车,羌笛两个奏胡笳。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明妃曲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在边塞的胡地生活的汉家女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段,“西行陇上泣胡天,南向云中指渭川。”描绘了女子在边塞的苦况环境,同时也暗示了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南向云中指渭川”一句,更加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渭川,即渭水,暗指故乡,这一句诗把女子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毳幕夜来时宛转,何由得似汉王边。”描绘了女子在寒冷的夜晚,身处的毳幕(毡帐)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情景。这句诗进一步揭示了她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她对汉王边生活的渴望。 “胡王知妾不胜悲,乐府皆传汉国辞。”这两句诗描绘了胡王了解女子的悲苦,并试图用汉家的乐府歌曲来安慰她。这表明了胡地统治者对汉家文化的尊重和接受,也暗示了女子对汉家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段,诗中女子通过她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早晨听到箜篌声,想起了宫中的闲暇时光;夜晚被沙尘和雪飞所惊扰,希望能在别的地方找到一条横桥路,不要隐于宫中玉树花之下。这些描述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边塞女子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行陇上泣胡天,南向云中指渭川。
毳幕夜来时宛转,何由得似汉王边。
胡王知妾不胜悲,乐府皆传汉国辞。
朝来马上箜篌引,稍似宫中闲夜时。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殿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彩骑双双引宝车,羌笛两两奏胡笳。
若为别得横桥路,莫隐宫中玉树花。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胡笳

    读音:hú jiā

    繁体字:衚笳

    英语:hu-chia [Mongolian reed whistle]

    意思: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

  • 宝车

    读音:bǎo chē

    繁体字:寶車

    意思:(宝车,宝车)

    1.佛教语。用七宝装饰的车,喻一乘之法,谓可以载众生到达彼岸。
    《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之余》:“尔时世尊,化五百宝车,佛处车中,分身五百。

  • 羌笛

    读音:qiāng dí

    繁体字:羌笛

    英语:Qiang flute

    意思:古代的管乐器。长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因出于羌中,故名。
    唐·王之涣《凉州词》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双双

    引用解释

    1.相并;成双。《公羊传·宣公五年》:“‘冬,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何言乎 高固 之来?言 叔姬 之来,而不言 高固 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何休 注:“言其双行匹至,似於鸟兽。” 唐 权德舆 《秋闺月》诗:“稍映妆臺临綺窗,遥知不语泪双双。”《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説着便自己过去,扶了 张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