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意思:皇帝的儿子苍梧不再回家,洞庭湖叶下楚云飞。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杂曲歌辞·竹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对洞庭湖畔的秋景和夜晚的猿声的描绘,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首句“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诗人以洞庭湖的叶子落下和荆楚的云飞来象征帝子的离去,形象生动,富有象征意味。帝子是指帝王的后代,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故乡,去往远方。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巴人是古代楚国的一个民族,竹枝是巴人的一种歌曲,表达了巴人的情感。诗人描绘了巴人在夜晚唱着竹枝歌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猿声渐稀,暗示着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越来越深,内心也越来越痛苦。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离别的哀愁。诗人通过描绘秋景和夜晚的猿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增加了诗的艺术魅力。总的来说,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