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邻几金铃菊》 不谓红尘地,相逢君子堂。

不谓红尘地,相逢君子堂。

意思:没有对红尘地,相逢君子堂。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邻几金铃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菊花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何处见佳菊,秋风汶水阳”,以问句开头,引出菊花的主题,并交代了菊花生长的地点和环境。“秋风汶水阳”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为全诗营造了清冷的氛围。 颔联“酒浮金铎细,露泛蜜房香”,通过“酒浮金铎”、“露泛蜜房”的细致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芳香。 颈联“不谓红尘地,相逢君子堂”,将菊花与“红尘地”形成对比,突显了菊花的清雅高洁。而“相逢君子堂”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喜悦和敬意。 尾联“依然故人意,不减旧芬芳”,以“依然”、“不减”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友情长久不变。 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处见佳菊,秋风汶水阳。
酒浮金铎细,露泛蜜房香。
不谓红尘地,相逢君子堂。
依然故人意,不减旧芬芳。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君子

    读音:jūn zǐ

    繁体字:君子

    短语:正人君子 仁人志士

    英语:nobleman

    意思: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红尘

    读音:hóng chén

    繁体字:紅塵

    短语:浊世 江湖 阳间 人世 尘 凡

    英语:human society

    意思:(红尘,红尘)

    1.车马扬起的

  • 不谓

    读音:bù wèi

    繁体字:不謂

    英语:unexpectedly

    意思:(不谓,不谓)

    1.不告诉。
    《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