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桑子慢·桐敲露井》 醉把茱萸,细看清泪湿芳枝。

醉把茱萸,细看清泪湿芳枝。

意思:酒醉后把茱萸,仔细看清泪湿香枝。

出自作者[宋]吴文英的《采桑子慢·桐敲露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桐敲露井,残照西窗人起。怅玉手、曾携乌纱,笑整风敧》是一首优美的词,它通过描绘景象和情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孤独。 首先,诗中的“桐敲露井,残照西窗人起”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作者通过描述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其次,“怅玉手、曾携乌纱,笑整风敧”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作者曾经和某个人一起携手走过,笑谈风月,但现在那个人已经不在身边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 “水叶沈红,翠微云冷雁慵飞”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水面上漂浮着落叶,天空中云彩变冷,大雁也不再飞翔。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凄凉和孤独。 最后,“楼高莫上,魂消正在,摇落江蓠”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作者感到自己已经老了,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只能独自面对着秋天的景象,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象和情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桐敲露井,残照西窗人起。
怅玉手、曾携乌纱,笑整风敧。
水叶沈红,翠微云冷雁慵飞。
楼高莫上,魂消正在,摇落江蓠。
走马断桥,玉台妆榭,罗帕香遗。
叹人老、长安灯外,愁换秋衣。
醉把茱萸,细看清泪湿芳枝。
重阳重处,寒花怨蝶,新月东篱。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关键词解释

  • 茱萸

    读音:zhū yú

    繁体字:茱萸

    英语:evodia

    意思: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三国·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 看清

    读音:kàn qīng

    繁体字:看清

    造句:

  • 细看

    读音:xì kàn

    繁体字:細看

    短语:审美 瞩 瞻

    英语:peer

    近义词: 谛视、端量、端详、审视

    详细释义:仔细观

  • 清泪

    读音:qīng lèi

    繁体字:清淚

    意思:(清泪,清泪)
    眼泪。
    宋·曾巩《秋夜》诗:“清泪昏我眼,沈忧回我肠。”
    明·沈德符《野获编佞幸佞人涕泣》:“乃以数行清泪,再荷收录,终以爱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