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雁过妆楼·遍插茱萸》 遍插茱萸。

遍插茱萸。

意思:遍插茱萸。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新雁过妆楼·遍插茱萸》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遍插茱萸。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是一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以及对漂泊生涯的感慨。 首先,诗中通过插茱萸这一习俗,引出了对远在他乡的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旅途中,突然感到对朋友的思念,顿然间,他觉得携带酒壶去远方变得不再那么必要。这是一种情感的转变,从旅行的兴奋和期待,到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关心。 接着,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大雁在秋天飞向南方,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离别。大雁在暮雨中相呼,更增添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这里的“涵”字用得巧妙,形象地描绘了大雁在秋雨中飞翔的情景,给人以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诗人想象着远方朋友是否也曾在堤上看到过同样的月色,是否收到了他留下的书信。然而,诗人却无奈地叹息道:“谁会理解我飘零万里,更可怜我像疲倦的鸟儿一样,在这江湖之间漂泊。”这里诗人用鸟儿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诗人以陶潜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江湖漂泊的厌倦。他希望自己能像陶潜一样,在菊花的丛中寻找自己的归宿,远离尘世的纷扰。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像陶潜一样,远离烟水黄芦的荒凉之地,过上一种宁静而自由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漂泊生涯的感慨。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情感融入景色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遍插茱萸。
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
雁影涵秋,绝似暮雨相呼。
料得曾留堤上月,旧家伴侣有书无。
谩嗟吁。
数声怨抑,翻致无书。
谁识飘零万里,更可怜倦翼,同此江湖。
饮啄关心,知是近日何如。
陶潜尚存菊径,且休羡松风陶隐居。
沙汀冷,拣寒枝、不似烟水黄芦。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茱萸

    读音:zhū yú

    繁体字:茱萸

    英语:evodia

    意思: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三国·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