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昔游诗》 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意思:请问这是什么地方,沧湾三十六。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昔游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是一首描绘洞庭湖壮丽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将洞庭湖描绘得如同一面巨大的玉盘,盛满了如水银般清澈的湖水。 首联“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诗人用长虹比喻洞庭湖中的倒影,形象地描绘了湖水的清澈和湖面的广阔。而“五色轮”则是对洞庭湖的色彩和形状的生动描绘,表现了洞庭湖的神秘和壮丽。 颔联“我舟渡其中,晁晁惊我神”,诗人乘船渡过洞庭湖,感受到湖水的波涛汹涌,令人心神激荡。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感受,进一步突出了洞庭湖的壮丽和神秘。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洞庭湖周围的景色和环境,如黄陵祠、赤沙曲、沧湾三十六、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等,这些景象和环境都为洞庭湖增添了更多的神秘和美丽。 最后,“湾湾无人家,只就芦边宿”,诗人描绘了在洞庭湖湾湾中没有人家,只能在芦苇边过夜的情景。这种孤独和寂静的氛围,进一步突出了洞庭湖的神秘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深深喜爱和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
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
我舟渡其中,晁晁惊我神。
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
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
湾湾无人家,只就芦边宿。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借问

    读音:jiè wèn

    繁体字:借問

    英语:may I ask

    意思:(借问,借问)

    1.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