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遥想故山行乐地,紫苔侵遍十年题。

遥想故山行乐地,紫苔侵遍十年题。

意思:遥想故乡行快乐地,紫苔侵犯遍十年题。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花时无处不黄鹂》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诗,通过对黄鹂、垂杨、便面、障泥、踏歌、旋舞等春天的景象和人们春日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首联“花时无处不黄鹂,偏到垂杨着意啼。”直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黄鹂无处不在,垂杨则特别地多情,不断地啼叫。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黄鹂和垂杨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颔联“人立晚风携便面,马临春水惜障泥。”进一步表现了人们在春日里的活动。晚风中人们携带着便面沐浴其中,马儿在春水边因为障泥的减少而感到惋惜。这里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表现了人们在春日里的悠闲和自在。 颈联“踏歌趁拍催腔急,旋舞回身应节齐。”描绘了人们春日里的娱乐活动,踏歌、催腔、旋舞、应节,表现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和和谐。 尾联“遥想故山行乐地,紫苔侵遍十年题。”最后,诗人由近及远,由实及虚,遥想故山行乐之地,感叹时光飞逝,紫苔侵遍十年前的题字。这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些淡淡的乡愁和怀旧之情。整首诗的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春日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时无处不黄鹂,偏到垂杨着意啼。
人立晚风携便面,马临春水惜障泥。
踏歌趁拍催腔急,旋舞回身应节齐。
遥想故山行乐地,紫苔侵遍十年题。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乐地

    读音:lè dì

    繁体字:樂地

    意思:(乐地,乐地)
    快乐的境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 山行

    读音:shān xíng

    繁体字:山行

    意思:在山中行走。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净。”
    元·刘迎《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萦纡车轣辘。”

    <

  • 遥想

    读音:yáo xiǎng

    繁体字:遙想

    意思:(遥想,遥想)
    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晋·陶潜《游斜川》诗序:“遥想灵山,有

  • 故山

    读音:gù shān

    繁体字:故山

    意思:旧山。喻家乡。
    汉·应玚《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秦观《吕与叔輓

  • 行乐

    读音:xíng lè

    繁体字:行樂

    短语:取乐

    英语:go on the spree

    意思:(行乐,行乐)
    I
    奏乐。
    II

    1.消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