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饮》 知音苦难遇,时事不挂口。

知音苦难遇,时事不挂口。

意思:知音难遇苦,当时事情不挂口。

出自作者[明]郭登的《自饮》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质朴无华的笔调,描绘了一位老人的形象,通过对老人日常生活和心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的理解。 首句“我貌不逾人,幸自心不丑”显示了老人的自知之明和自信。他明白自己的外貌并不出众,但他内心的善良和坚韧不拔让他感到幸运。 “清晨对明镜,白发惊老朽”描绘了老人面对镜子的场景,白发显现出他的衰老,但他并未因此感到沮丧,反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知音苦难遇,时事不挂口”表达了老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孤独。他明白世事无常,但他不被世事所困扰,保持内心的清明。 “朝盘堆苜蓿,且饮杯中酒”展示了老人的生活态度。尽管生活简朴,只有简单的食物,但他依然能从中找到乐趣,享受生活。 “倾阳忽西下,不谓沉酣久”描绘了时光飞逝,老人沉醉在生活之中的场景。他享受着每一刻,不畏衰老,不惧时光。 “山童笑相语,一醉须一斗”显示了老人与山童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一起畅饮,共享生活的欢乐。 “边城曲米贵,未审翁知否”可能是对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表达了老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不惜典衣沽,但问谁家有”则表达了老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他愿意付出一切来享受生活,不在乎物质财富,只在乎生活的质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乐观、豁达、坚韧的老人形象,通过对他日常生活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的理解。这首诗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貌不逾人,幸自心不丑。
清晨对明镜,白发惊老朽。
知音苦难遇,时事不挂口。
朝盘堆苜蓿,且饮杯中酒。
倾阳忽西下,不谓沉酣久。
山童笑相语,一醉须一斗。
边城曲米贵,未审翁知否。
不惜典衣沽,但问谁家有。

关键词解释

  • 知音

    读音:zhī yīn

    繁体字:知音

    短语:至交 忘年交 挚友 好友 契友 密友 莫逆之交

    英语:bosom friend

    意思:
    1.通晓音律。

  • 苦难

    读音:kǔ nàn

    繁体字:苦難

    短语:苦 灾难 痛楚 切肤之痛 痛苦 苦楚 苦痛

    英语:(n) suffering

    意思:(苦难,苦难)

    1.苦

  • 时事

    读音:shí shì

    繁体字:時事

    英语:current events

    意思:(时事,时事)

    1.指合于时节而应做的事。多指农时农事而言。
    《周礼地官遂师》:“﹝遂师

  • 遇时

    引用解释

    谓碰到良好的时机。《荀子·成相》:“ 尧 授能, 舜 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 隋 李播 《天文大象赋》:“壮 高祖 之遇时,聚五纬而相从。”《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房德 因不遇时,説嘴不响,每事只得让他。” 许地山 《<女国士>后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

    读音:yù sh

  • 挂口

    读音:guà kǒu

    繁体字:掛口

    意思:亦作“挂口”。
    犹言提及,谈到。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他事非独不挂口,亦不关心,固无浅深可示人也。”
    宋·苏轼《送刘邠倅海陵》诗:“君不见阮嗣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