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牛学士知润州》 京口浪花迎棹白,海门山色入楼寒。

京口浪花迎棹白,海门山色入楼寒。

意思:京口浪花迎棹白,海门山色入楼寒。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牛学士知润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诗人从京城到江边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江外百姓的关心和对政治理想的期待。 首句“诏从书殿理江干,江外生民识谏官”,描绘了诗人从朝廷到地方的旅程,也暗示了诗人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和对百姓的关心。次句“京口浪花迎棹白,海门山色入楼寒”则描绘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景象,江边的浪花和山色为画面增添了生动和美感。 第三句“茅君仙洞披图见,张祜诗牌拂藓看”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对道教文化遗迹和诗人诗作的欣赏,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欣赏。第四句“他日政成无一事,好吟新句寄长安”则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对长安的思念,也暗示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期待和对文化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和文化的关注和思考,也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对政治理想的期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诏从书殿理江干,江外生民识谏官。
京口浪花迎棹白,海门山色入楼寒。
茅君仙洞披图见,张祜诗牌拂藓看。
他日政成无一事,好吟新句寄长安。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京口

    读音:jīng kǒu

    繁体字:京口

    英语:Jingkou

    意思: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
    东晋、南

  • 海门

    读音:hǎi mén

    繁体字:海門

    英语:sea gate

    意思:(海门,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浪花

    读音:làng huā

    繁体字:浪花

    英语:spray

    意思:
    1.亦作“浪华”。波浪互相沖击或拍击在别的东西上激起的水点和泡沫。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南朝·梁元帝《鸳鸯赋》:“朝

  • 白海

    读音:bái hǎi

    词语解释

    ⒈  北冰洋的边缘海。深入俄罗斯西北部内陆,北通巴伦支海。面积9万平方千米。结冰期长约六个月。产格陵兰海豹。

    国语辞典

    白海[ bái hǎi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