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听。
意思:曾在三巴路,现在来不愿意听。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巴路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
首句“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听”中,诗人回忆曾经在三巴路上住宿,如今却不愿意再听到鸟鸣的声音,这表达了他对三巴路美丽景色的深深留恋。
“云根啼片白,峰顶掷尖青。”这两句描绘了云雾、白色和青色的自然景象,诗人用“啼片白”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云在低声地哭泣。而“峰顶掷尖青”则描绘了山峰顶端的青翠颜色,如同尖尖的笔触。这些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三巴路的美丽景色之中。
“护果憎禽啄,栖霜觑叶零。”这两句描绘了鸟儿为了保护果实而驱赶禽鸟,在霜天里寻找栖息之处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鸟儿勤劳和智慧的赞美。
最后两句“唯应卧岚客,怜尔傍岩扃。”诗人表示自己愿意成为卧看岚山的游客,对鸟儿在岩壁上的巢穴表示怜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三巴路美丽景色的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巴路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让人读后仿佛置身于美丽的三巴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