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亦离闻绝见,非色非声。
意思:但也离听到绝见,除了颜色不是声音。
出自作者[宋]释祖钦的《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和宇宙的神秘之美。
“澄潭月影,静夜钟声。”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清澈的潭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影,寂静的夜晚传来悠扬的钟声。诗人用“澄潭”和“静夜”这两个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月影”和“钟声”则增添了诗的诗意和美感。
“不留而照,不待而鸣。”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哲理,即某些事物或现象并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推动或引导,就能自然而然地存在或发生。这里的“不留而照”可能指的是月光或潭水的清澈照人,而“不待而鸣”可能指的是钟声的自然响起。这两句诗强调了自然和宇宙的和谐与秩序。
“而亦离闻绝见,非色非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一种超越感官认知的神秘体验。这里的“离闻”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脱于听觉的感知,使人无法直接看到或听到声音;而“非色非声”则可能指的是声音或颜色的本质并非是直观的,而是超越了感官的认知。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强调了精神或灵魂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潭水和钟声等自然现象,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宇宙和谐秩序的赞美,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它以简洁、优美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美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