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希深游府学》 牲牢奠商後,典籍讲秦余。

牲牢奠商後,典籍讲秦余。

意思:牲牢祭奠商后,典籍讲解秦余。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希深游府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赞美或讨论儒家教育、学问的诗。 首联“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描绘了一个尊崇儒学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个重要时刻的敬意。东府和中州是两个地理位置的描述,东府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教育机构或学府,中州则可能指的是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地带。进学初则表示学习的开始,意味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颔联“牲牢奠商後,典籍讲秦余。”描述了祭祀和学习的场景。牲牢是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奠是祭祀的一种仪式。商是古代的一个朝代,典籍则是古代的书籍。讲秦余可能指的是学习秦朝的文化遗产,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文化影响深远。 颈联“大法存无外,群英乐自如。”表达了对学问和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才的赞美。大法可能指的是大的道理或原则,存无外可能表示这些原则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群英则是指众多的英才,乐自如则表达了他们乐于追求知识和学问的状态。 尾联“时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游圣是指古代的游学之士,他们四处游历,寻师访道。时凭则表示在这个时候,我们凭借这些游学之士的经验和智慧,继续前行。折辕车可能是一种象征,表示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儒家教育、学问的敬仰和追求,以及对知识和人才的赞美。它通过描绘祭祀、学习、探索等场景,展现了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
牲牢奠商後,典籍讲秦余。
大法存无外,群英乐自如。
时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典籍

    读音:diǎn jí

    繁体字:典籍

    英语:old scriptures

    意思:
    1.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
    《左传昭公十五年》:“且昔而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

  • 牲牢

    读音:shēng láo

    繁体字:牲牢

    意思:犹牲畜。
    《诗小雅瓠叶序》:“上弃礼而不能行,虽有牲牢饔饩,不肯用也。”
    郑玄笺:“牛羊豕为牲,繫养者曰牢。”
    唐·杜甫《有事于南郊赋》:“司

  • 秦余

    读音:qín yú

    繁体字:秦餘

    意思:(秦余,秦余)
    指秦代的遗迹。
    《文选张衡<西京赋>》:“视往昔之遗馆,获林光于秦余。”
    李善注:“《汉书音义》瓒曰:林光,秦离宫名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