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牢奠商後,典籍讲秦余。
意思:牲牢祭奠商后,典籍讲解秦余。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希深游府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赞美或讨论儒家教育、学问的诗。
首联“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描绘了一个尊崇儒学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个重要时刻的敬意。东府和中州是两个地理位置的描述,东府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教育机构或学府,中州则可能指的是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地带。进学初则表示学习的开始,意味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颔联“牲牢奠商後,典籍讲秦余。”描述了祭祀和学习的场景。牲牢是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奠是祭祀的一种仪式。商是古代的一个朝代,典籍则是古代的书籍。讲秦余可能指的是学习秦朝的文化遗产,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文化影响深远。
颈联“大法存无外,群英乐自如。”表达了对学问和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才的赞美。大法可能指的是大的道理或原则,存无外可能表示这些原则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群英则是指众多的英才,乐自如则表达了他们乐于追求知识和学问的状态。
尾联“时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游圣是指古代的游学之士,他们四处游历,寻师访道。时凭则表示在这个时候,我们凭借这些游学之士的经验和智慧,继续前行。折辕车可能是一种象征,表示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儒家教育、学问的敬仰和追求,以及对知识和人才的赞美。它通过描绘祭祀、学习、探索等场景,展现了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