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意思:龙蟠幽谷,不是当时就被。
出自作者[宋]李华的《鸱夷子皮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高洁的人格风貌,以及这种人格在乱世中的表现和作用。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富有深意,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
首句“龙蟠幽谷,非时则伏”以龙比喻高人,表现其在未遇时机时,能隐忍潜伏,深藏不露。这是一种智者的特质,懂得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一句,则以蝉为喻,表明高人在适当的时机出现时,能如同蝉蜕壳一般,展现自我,高飞远翔。这里的“饮露而飞”又表现出高人的清高脱俗,不贪世俗之利。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进一步描述了高人在行动时的迅猛和退隐时的悠然。这种进退自如的风度,显示出高人的超然与大气。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描绘了高人在乱世中的处境和地位。虽然环境昏暗不明,但高人却能显赫于世,独步天下。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功成不居,先生得之。”这四句诗以历史典故描绘高人在国家兴衰中的作用和功绩。他能帮助国家强盛,但功成之后却不贪功自居,表现出高人的谦逊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象征,赞美了高洁的人格和智者的风范,同时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这种人格美和人生哲理的融入,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