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意思:九山像马头,一个逃亡到洞庭湖。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昔游诗 其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浪的诗,通过对九山奔向洞庭湖的生动描绘,以及在风浪中舟行起伏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惊奇。
首段描绘了九山如马,奔向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波浪平的小舟经过此处,令人庆幸。接着,诗人描绘了大风忽起,波浪翻腾的情景,舟如叶轻,起伏跌宕。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将风浪比作高升的马匹、飞驰的车辆、跳跃的白狮子,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诗中“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风浪的起伏不定,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在风浪中的惊恐和紧张。而“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一句,则将九山与风浪对比,突出了风浪的威势。
最后一段,诗人描述风浪过后,湖面恢复平静,而湖水打湿了床席,仿佛将杯中之物全部倾覆,形象地表现了风浪的威力。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风浪的威势和惊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惊奇。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