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发刘郎浦(浦在石首县,昭烈纳吴女处)》 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意思:白头满足伴渔人住,黄帽子青鞋回来。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发刘郎浦(浦在石首县,昭烈纳吴女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和时间紧迫的诗,通过对风、沙、村、船、日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深刻感受。 首句“挂帆早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昏亭午。”描绘了出发时的情景,船只挂帆早早出发,疾风飒飒,正是在中午昏暗的时候。这种描绘给人一种紧迫感,仿佛时间的流逝和风的疾速一样,催人前行。 “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这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环境,船只在航行中每天都会遇到沙尘,岸上的村庄空无一人,只有野兽出没。这种描绘给人一种荒凉和孤寂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十日北风风未回,客行岁晚晚相催。”这句诗表达了旅途中的困难和时间的紧迫感,十天的北风还没有回来,客人的行程在年底不断催促。这种描绘给人一种紧张和急迫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 “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渔人生活的厌倦。诗人渴望能够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同时,他也厌倦了这种渔人生活,希望能够换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风、沙、村、船、日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深刻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挂帆早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昏亭午。
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
十日北风风未回,客行岁晚晚相催。
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黄帽

    引用解释

    1.黄颜色的帽子。《史记·佞幸列传》“以濯船为黄头郎”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著黄帽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宋 杨万里 《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诗:“安得欹黄帽,相徙却白头。”

    2.船夫。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 周郎 逸兴,黄帽侵云水

  • 渔人

    读音:yú rén

    繁体字:漁人

    英语:fisherman

    意思:(渔人,渔人)

    1.以捕鱼为业的人。
    《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去来

    读音:qù lái

    繁体字:去來

    英语:\"Qulai\"

    意思:(去来,去来)

    1.往来,往返。
    《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赍送之礼,无通于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