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蓦山溪·湖平春水》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

意思:周郎逸兴,黄帽子侵云水。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蓦山溪·湖平春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湖边的美丽景色和游船上的悠闲生活。 首先,诗的开头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这句诗描绘了平静的湖面和湖中随船摇曳的水草,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将湖面的绿色翠绿之色形容得淋漓尽致,同时又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情景,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潮水上涨的情景,以及周围环抱的群山。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云渐起。鸟度屏风里。”这句诗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和飞鸟穿行于屏风般的山峦之间的情景,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周郎的游船主,他有着非凡的兴致和黄帽子的装扮,在云水和菱荇之间游荡。这给人一种悠闲而自由的感觉。 “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这句诗描绘了落日余晖中的湖滨美景和游船上的悠闲生活,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最后,“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他感叹那些美好的事物并不与他相伴,只有独自享受这湖滨的美景和游船上的悠闲生活。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悠闲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这首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
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
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
云渐起。
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
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
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
独爱莼羹美。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关键词解释

  • 黄帽

    引用解释

    1.黄颜色的帽子。《史记·佞幸列传》“以濯船为黄头郎”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著黄帽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宋 杨万里 《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诗:“安得欹黄帽,相徙却白头。”

    2.船夫。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 周郎 逸兴,黄帽侵云水

  • 逸兴

    读音:yì xìng

    繁体字:逸興

    意思:(逸兴,逸兴)
    超逸豪放的意兴。
    《艺文类聚》卷一引晋·湛方生《风赋》:“轩濠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适。”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

  • 周郎

    读音:zhōu láng

    繁体字:周郎

    意思:指三国·吴将周瑜。因其年少,故称。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唿为周郎。”
    唐·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