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廷老朝散知虢州》 逡巡破黄封,婉娩歌皓齿。

逡巡破黄封,婉娩歌皓齿。

意思:徘徊打败黄封,自然分娩歌洁白的牙齿。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送王廷老朝散知虢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品行高尚的君子由疏到亲,由浅入深,最后达到情投意合的倾慕和赞扬。 首联“满腹贮精神,触手会众理。”表现出这位君子满腹精神,触手可领悟其中的道理,这正是作者所向往的。颔联“一废十五年,直坐才多尔。”写这位君子被贬谪了十五年,是因为才德过多。颈联“簿书填丘山,宾客乱蜂蚁。”写他公务繁忙,宾客来往如蜂蚁。作者也因之公务繁忙,难得见面。 尾联“归来笑僮仆,熟醉未曾尔。”写作者回到家里,看到他醉倒如泥,连酒也未喝。这正是这位君子的乐趣所在。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感动。作者对这位君子的倾慕和赞扬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友情、倾诉心声、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满腹贮精神,触手会众理。
一废十五年,直坐才多尔。
我昔游宋城,忆始识君子。
簿书填丘山,宾客乱蜂蚁。
出寻城下宅,屡屣床前履。
清谈如锯木,落屑纷相委。
解颐自有乐,置酒姑且止。
逡巡破黄封,婉娩歌皓齿。
风高熊正白,霜落蟹初紫。
夜兰意未厌,河斜客忘起。
归来笑僮仆,熟醉未曾尔。
江湖一流荡,欢意日颓弛。
西还经旧游,相逢值新喜。
诏催西州牧,门有朱轓柅。
都城挽不住,山贼近方侈。
提刀索崖谷,援桴动闾里。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婉娩

    读音:wǎn wǎn

    繁体字:婉娩

    英语:gentle and agreeable; meek

    意思:
    1.柔顺貌。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

  • 皓齿

    引用解释

    洁白的牙齿。《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皓齿粲烂,宜笑的皪。” 唐 权德舆 《六府诗》:“木兰泛方塘,桂酒启皓齿。” 宋 柳永 《思归乐》词:“皓齿善歌长袖舞,渐引入醉乡深处。” 清 陈梦雷 《今日良宴会》诗:“清歌发皓齿,妙节协笙簧。”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

  • 逡巡

    读音:qūn xún

    繁体字:逡巡

    英语:hang back

    意思:
    1.却行,恭顺貌。
    《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汉·班固《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