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娘诗并序》 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意思:我路过金陵,感谢他穷而且老,为他赋诗。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秋娘诗并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金陵女杜秋的诗,通过对她的生活经历和命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青春易逝的感慨。 首联“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描绘了杜秋的肤色白皙如脂,不需要涂抹任何胭脂水粉,凸显了她自然美的一面。这一描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形象,让人感受到她的纯真和自然之美。 颔联“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描绘了杜秋所处的环境,以及她在李锜的宫廷中受到的宠爱。这里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暗示了杜秋所处的复杂社会背景和她的命运起伏。而她手持玉斝醉饮,与李锜一同唱响金缕衣的场景,更是让人感受到她的青春活力和美丽。 颈联“濞即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则描绘了杜秋的悲惨命运。李锜最终叛变被灭,杜秋也被牵连其中,最终被赐归故乡。这一转折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而杜秋在吴江边流下的泪水,更是让人为她感到惋惜。 最后两句“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表达了作者对杜秋的同情和对人生的感慨。作者路过金陵,看到杜秋年老穷困的境况,为她感到惋惜,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整首诗通过对杜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通过杜秋这个形象,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和价值,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为李锜妾。
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
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
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
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
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李锜长唱此辞。
]濞即白首叛,秋亦红泪滋。
吴江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金陵

    读音:jīn líng

    繁体字:金陵

    英语:Nanjing

    意思:
    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 赋诗

    读音:fù shī

    繁体字:賦詩

    短语:

    英语:indite

    意思:(赋诗,赋诗)
    吟诗;写诗。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