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事》 号弓但洒孤臣血,忧国空余两鬓霜。

号弓但洒孤臣血,忧国空余两鬓霜。

意思:号弓只是洒我血,国空中我两鬓霜。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感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故园三径久成荒,贤路胡为此坐妨》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己故园荒芜的感叹,对仕途不顺的无奈,以及对自己身体衰弱、精神烦忧的描述。 首联“故园三径久成荒,贤路胡为此坐妨”,诗人以故园荒芜起笔,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仕途不顺的无奈。三径指的是归隐者的住所,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归隐的渴望。然而,贤路为何阻止他归隐呢?这引发了读者对诗人处境的深深同情和关注。 颔联“病骨瘦便花蕊暖,烦心渴喜凤团香”,诗人以病骨瘦弱的身体和内心烦忧的情绪为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花蕊暖、凤团香的渴求。花蕊暖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凤团香则代表了诗人的精神寄托。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号弓但洒孤臣血,忧国空余两鬓霜”,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他只能独自洒下孤臣的血,为国家的忧虑而感到空虚和无奈。这两句诗充满了悲壮和凄凉,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何日君恩悯衰朽,许从初服返耕桑”,诗人表达了对君主的恩情和关怀的感激,同时也表达了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他期待有一天君主能够体恤他的衰朽之身,允许他回归田园,过上平静的生活。这不仅是对自身命运的期待,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充满了对故园、仕途、国家、生活的思考和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他也通过描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忧虑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发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园三径久成荒,贤路胡为此坐妨。
病骨瘦便花蕊暖,烦心渴喜凤团香。
号弓但洒孤臣血,忧国空余两鬓霜。
何日君恩悯衰朽,许从初服返耕桑。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空余

    读音:kòng yú

    繁体字:空餘

    意思:(空余,空余)
    犹空闲。如:他一有空余时间就帮助里弄搞工作。

    造句:空余时间是争取到的,而不是现成的。对Microsoft P

  • 号弓

    读音:hào gōng

    繁体字:號弓

    意思:(号弓,号弓)
    传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铸鼎成,有龙迎之上天,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余小臣不得上,攀持龙鬚,鬚拔,坠黄帝弓。百姓抱弓、鬚号泣。见《史记封禅书》。后因以“号弓”

  • 孤臣

    读音:gū chén

    繁体字:孤臣

    意思:
    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梁·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柳宗元《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

  • 鬓霜

    读音:bìn shuāng

    繁体字:鬢霜

    意思:(鬓霜,鬓霜)
    形容鬓髮斑白如霜。
    宋·梅尧臣《依韵和诚之淮上相遇》:“形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着寒蓬。”
    清·查慎行《秋感》诗:“几见白头翁,鬓霜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