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ū chén
繁体字:孤臣 意思: 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梁·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柳宗元《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明·王世贞《鸣凤记封赠忠臣》:“鲠骨孤臣,芳年俊英,埙箎连奏同声。” 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孤臣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 清 解释: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2.孤陋无知的臣子。 详细释义:被国君遗弃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
造句:(2)文谠云:“孤臣,公自谓。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2文谠云:“孤臣,公自谓。决心为国家、人民把孤臣做下去。
首字母缩写:gc
【拼音】gūchén
【孤臣开头的诗词】
《海边僧寺绝笔》
孤臣垂死愈心伤,卷土重来岂望还。 万里海涛鸣战鼓,千年灵气结浮山。 鱼龙亦解齐殊类,犬马谁教到此间。 留得御风魂不散,直须号哭叩天关。
【包含孤臣的诗词】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