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意思:中国信流还皇象,北朝文人重徐陵。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对高楼、壁画、书法、文学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首联“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诗人借高楼和壁画作为引子,引出贺知章曾经登临的高楼和壁上留下的龙虎笔迹,以此象征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他们的不朽事迹。贺知章是唐代著名文人,曾官至宰相,他的诗歌和书法都备受赞誉。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怀念。 颔联“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这一句进一步阐述了书法和文学的传承和发展。皇象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被后人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一。徐陵则是北朝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文章被后人广泛传颂和借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学和书法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颈联“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当下的遗憾。诗人偶然看到壁画,被其中的历史故事和艺术价值所震撼,但同时也感到遗憾,因为自己未能生活在那个时代,无法接受和传承那些美好的传统和文化。这种遗憾和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当下文化的反思和追求。 尾联“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珍视和保护意识。诗人担心历史的痕迹会被时间侵蚀和磨灭,因此拜托山僧加以保护,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珍视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时间的流转中永不磨灭。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文士

    读音:wén shì

    繁体字:文士

    英语:man of letters

    意思:知书能文之士。
    《战国策秦策一》:“文士并饰,诸侯乱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

  • 徐陵

    读音:拼音:xú líng

    徐陵的解释

    徐陵(507-583) : 南朝陈文学家。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梁时,官东宫学士。入陈,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监。为宫体诗代表作家之一,编有《玉台新咏》传世。明人辑有《徐仆射集》。

    词语分解

    • 北朝

      读音:běi cháo

      繁体字:北朝

      英语:the Northern Dynasties (A.D. 386 - 581)

      意思:
      1.南北朝时,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立国北方,史称北朝,

    • 中国

      读音:zhōng guó

      繁体字:中國

      短语:华 神州 九州

      英语:China

      意思:(中国,中国)

      1.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