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意思:我们的生活虽然喜欢学习,少年不努力。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读书》

全文创作背景

**曾巩的《读书》一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文人学士备受重视,文化繁荣,诗文革新运动也正在深入开展**。曾巩作为欧阳修的门生,深受其影响,也投身于这场运动中,他反对浮靡的文风,提倡诗文要有用于当世,要有实际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曾巩写下了《读书》这首诗,旨在表达他对读书的看法和态度,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在于应用,而非简单地堆砌辞藻,追求形式上的华丽。这也是他对诗文革新运动的一种呼应和倡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一身如飞云,遇风任飘扬。
山川浩无涯,险怪靡不尝。
落日号虎豹,吾未停车箱。
波涛动蛟龙,吾方进舟航。
所勤半天下,所济一毫芒。
最自忆往岁,病躯久羸尫。
呻吟千里外,苍黄值亲丧。
母弟各在无,讣归恐惊惶。
凶祸甘独任,危形载孤艎。
崎岖护旅榇,缅邈投故乡。
至今惊未定,生还乃非常。
忧虑心胆耗,驰驱筋力伤。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自强

    读音:zì qiáng

    繁体字:自強

    英语:self-renewal

    意思:(自强,自强)
    亦作“自彊”。
    自己努力图强。
    《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 年少

    读音:nián shào

    繁体字:年少

    短语:年轻 正当年 身强力壮 常青 后生 青春

    英语:juniority

    意思:
    1.年轻。
    《战国策

  • 学年

    读音:xué nián

    繁体字:學年

    短语:财政年度

    英语:academic year

    意思:(学年,学年)
    学校的教学年度。在我国,一般从秋季始业到次年夏季,或从春季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