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兴六首》 疏散遂吾性,栖

疏散遂吾性,栖

意思:疏散就我的本性,栖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杂兴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联“吾观谈天客,工言丧其精。万物资广庇,此中何有情”,诗人以“谈天客”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常和虚无的思考。人生就像天上的浮云,看似自由自在,实则受制于各种限制,无法自主。而“万物资广庇”则暗示了人生的依赖性和脆弱性,人们依赖物质生活,但最终又归于尘土。 颔联“若为昧颜跖,修短怨太清。高论让邹子,放词征屈生”,诗人以颜跖、修短、邹子、屈生等典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颜跖之恶与颜跖之善,皆源于命运的无常;修短之长短,皆由命运的安排。而邹子之高论和征屈生之放词,则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追求和对命运的反抗。 颈联“请从象外推,至论尤明明。短龄役长世,扰扰悟不早”,诗人呼吁人们从象外推求,领悟人生的真谛。短龄与长世相对,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无限。而“扰扰悟不早”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深遗憾。 尾联“鹤驾何冥冥,鳌洲去浩浩。柔颜感三花,凋发悲蔓草。月中伐桂人是谁,翻使年年不衰老。”诗人以鹤、鳌洲、三花、蔓草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永恒的向往。鹤驾象征自由,鳌洲象征永恒,三花使人感怀生命的无常,蔓草使人悲叹生命的凋零。而月中伐桂人则是诗人对永恒的寄托,使他年年不衰老。 全诗以谈天客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生命的无常、短暂、依赖性和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自由思想和永恒的向往,展现了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广阔的视野。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也具有优美的意象和艺术性,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观谈天客,工言丧其精。
万物资广庇,此中何有情。
若为昧颜跖,修短怨太清。
高论让邹子,放词征屈生。
请从象外推,至论尤明明。
短龄役长世,扰扰悟不早。
嫔女身后空,欢娱梦中好。
从教西陵树,千载伤怀抱。
鹤驾何冥冥,鳌洲去浩浩。
柔颜感三花,凋发悲蔓草。
月中伐桂人是谁,翻使年年不衰老。
谁高齐公子,泣听雍门琴。
死且何足伤,殊非达人心。
独高庭中鹤,意远贵氛埃。
有时青冥游,顾我还下来。
白云琅玕色,一片生虚无。
此物若无心,若何卷还舒。
疏散遂吾性,栖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疏散

    读音:shū sàn

    繁体字:疏散

    短语:散 发散 分流 散架

    英语:evacuate

    意思:I

    1.分散;离散。
    唐·骆宾王《畴昔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