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翱习之》 执手复执手,唯道无枯凋。

执手复执手,唯道无枯凋。

意思:握手再握手,只有道没有枯萎凋零。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送李翱习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习之势翩翩,东南去遥遥”,通过描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首先,诗中描绘了习之风的翩翩起舞,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离开家乡东南远行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赠送给友人一双鞋子,希望友人能够登上皋桥,感受故乡的美好。皋桥路的逶迤、碧水清风飘等描绘,展现了故乡的自然风光和美丽景色。 诗人通过新秋折藕花、应对吴语娇等描绘,表达了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怀念和对故乡人民的热爱之情。同时,千巷分渌波、四门生早潮等描绘,展现了故乡的广阔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湖榜轻袅袅、酒旗高寥寥等描绘,则表达了对故乡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小时候的屐齿痕、旧忆如雾星等,表达了对故乡的回忆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壮年俱悠悠,逮兹各焦焦,表达了岁月催人老的无奈和感慨。最后,执手复执手,唯道无枯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情的热爱和珍视。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岁月催人老的无奈。整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习之势翩翩,东南去遥遥。
赠君双履足,一为上皋桥。
皋桥路逶迤,碧水清风飘。
新秋折藕花,应对吴语娇。
千巷分渌波,四门生早潮。
湖榜轻袅袅,酒旗高寥寥。
小时屐齿痕,有处应未销。
旧忆如雾星,怳见于梦消。
言之烧人心,事去不可招。
独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谣。
壮年俱悠悠,逮兹各焦焦。
执手复执手,唯道无枯凋。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执手

    解释

    执手 zhíshǒu

    [clasp hands] 握手,拉手

    执手分道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咽。——宋· 柳永《西霖铃》

  • 枯凋

    读音:kū diāo

    繁体字:枯凋

    意思:枯藁凋零。
    唐·孟郊《送李翱习之》诗:“执手复执手,唯道无枯凋。”
    《花城》1981年第1期:“几十头各种颜色的奶牛,正安闲地寻觅着还未枯凋的青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